BAT在手机移动领域历尽坎坷和纠结
BAT在手机移动领域历尽坎坷和纠结
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手机行业就像是BAT唾涎已久的大肥肉。阿里巴巴在11年便开始涉足了手机行业,此后关于BAT做手机的信息更是陆续不断。然而,这三家互联网巨头在手机移动领域也有各种坎坷和纠结。
时隔将近4年,腾讯终于在11月18日开放了自家开发的TencentOS的公测。百度则在年初停止了百度云OS的更新,接着传闻百度又入股联想神奇工场,继续在手机移动领域尝试。此外,目前表现较好的还是阿里巴巴的YunOS,甚至传闻YunOS已经成为全球用户数量第四的系统。
然而在同时期,部分手机厂商和创业公司则借助互联网营销和出货的创新运营模式,茁状成长,反而这三家熟悉互联网玩法的三巨头却屡屡受挫。
显然,手机ROM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市场格局的洗牌过后,手机厂商自己的定制ROM已成为主流,而第三方手机ROM基本消失不见,那么,错过了黄金时期的BAT,为什么还对手机ROM“恋恋不舍”呢?
历程:一步步壮大
作为以软件服务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BAT他们均选择从系统方面切入。首先阿里巴巴在11年推出了自主研发的YunOS,其并不是基于Android进行定制的系统,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Android平行系统,同样基于Linux开发,但底层还是和Android有着较多相似的地方。
YunOS发展到现在已经将近5年,YunOS有着不小的用户基数。因为在同期开始,有能力和有资金的厂商都选择自主定制系统。由此,YunOS只能针对小众品牌的厂商开放YunOS,选择农村包围城市场的策略。近期随着YunOS与魅族的合作逐渐深入,在魅蓝metal上运行基于YunOS的Flyme系统,也着实让YunOS在大众手机用户面前名声大噪。
事实上,腾讯才是这三巨头中最早涉及手机移动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早在2010年,腾讯曾和英特尔签署合作意向书,整合双方资源联合打造创新MeeGo平台,但最终结果却不了了之。当腾讯看到Android蓬勃发展的机遇,便在2012年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统定制的TITA,但在不久后便停止了更新。
TITA失败后,腾讯又在2012年投资了第三方ROM团队-乐蛙,主要针对于小众品牌和低价手机开放,但表现也是平平淡淡,对腾讯在手机移动领域布局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所以,腾讯到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再次推出TencentOS,该定制系统已经在前段时间开放公测。
百度进入手机移动领域后的历程同样坎坷,百度先是收购创新工场的点心OS,后来失败后便投资了百分之百数码科技并推出了百度云OS。当时百度对百度云OS可谓信心满意,当时也有不少备受瞩目的机型搭载了百度云OS,如早前take全息手机以及和爱奇艺合作推出的百加手机。但是,随着百分之百数码科技破产后,百度云OS在今年初也停止了更新。百度云OS的停止更新,意味着百度手机移动领域的布局再次面临搁浅。此外,传闻百度入股了联想旗下的神奇工场。
如果可以重来,BAT会做手机硬件么?
显而易见的是,BAT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在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并不比别人晚,也已经早早地开始布局,按理说,凭借百度强大的技术班底、阿里广阔的营销渠道、腾讯庞大的用户群体,三大巨人至少能在互联网手机行业分一杯羹,但为什么却被小米抢占了先机呢?
事实上,系统是和设备紧紧捆绑在一起的,设备是基础,系统是人机交互的窗口,本质上是“设备+服务”的未来化发展,因此,硬件支持的缺失是BAT早早布局却无法开花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可以选择,BAT会做手机硬件么?
NO。
国内智能手机发展的黄金时期是Android 2.0到Android 4.3之间的一段过渡期,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小米、魅族都是在这个时期里发展、壮大起来的,而这个时期内,BAT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布局仅局限在软件服务层面,硬件或许根本不入BAT的“法眼”。那么,错过了时代的BAT,还能拿什么跟这些手机圈中的“老油条”拼杀?
刚睡醒的兔子,也有一颗超越乌龟的心
即使是一觉睡醒发现为时已晚的兔子,也有一颗超越距离终点已近在咫尺的乌龟之心。
这样的比喻或许不大准确,但多少能说明BAT在移动互联网上的野望。阿里“初恋”般地对待YunOS系统五年如一日,腾讯继TITA失败之后亮出TOS翻身再战、百度豪掷数亿入股联想神奇工厂,这种土豪般大笔砸钱的方式,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野心,在以“O2O”和“IoT”为趋势的后移动互联网时代,答案也只有一个——入口。
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注意力已经慢慢地从PC开始向移动端转移,而手机则承担了移动设备的大部分流量入口,扮演着“承载一切”的“连接终端”的角色,负责与这个世界交互、负责对服务的分发、负责对数据的收集。最关键的地方是,移动互联网的大浪潮,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让“O2O”趋势下的“服务”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内容,作为入口的手机终端,显然是BAT不愿放弃的一块蛋糕。
可问题在于,智能手机和第三方ROM市场早已成熟,格局基本已经确定,既然无法在手机硬件和软件上取得先机,那么,对于BAT而言,为什么还要做系统?花这么大力气开发ROM到底意欲何为?答案是IoT时代的生态布局。
IoT时代——万物互联
经常关注科技展会的人也许会发现,PC、甚至是手机已经不是这些展会最吸引人的地方,而智能穿戴、VR设备、智能化家具等智能设备已经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建立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对接海量的手机、手表、电视、车等硬件设备,并通过这些硬件获取相应的服务,而这些服务将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简而言之,BAT做手机系统是表象,平台大战已经逐渐打响,背后的IoT大布局才是真正的目的。
腾讯
先来看看腾讯的TOS,或者更确切地称“TOS+”。腾讯在去年的时候推出了两个智能硬件开放平台,分别是QQ物联和微信硬件,意在通过这两个平台在应用层面将所有的硬件连接进腾讯庞大的社交产品中。
而TOS+的推出,可以说是一个更为成熟的硬件开放平台和解决方案,除了整合了腾讯的内容、服务、用户、大数据、技术和开发者平台之外,还提供了资金模式和商业变现等更全面的方案,涉及的内容包括O2O、移动营销、移动游戏、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医疗健康、智能家居等方方面面,而TOS操作系统,就作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环而存在。
阿里
尽管转战移动互联网的时间相去不远,但阿里YunOS系统确是唯一一个坚持下来,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的系统。对于阿里而言,电商早已不是其唯一的互联网业务,基于其庞大流量的数据才是未来的核心战略,因此,阿里需要接入更多的设备去获取数据和实现更多的服务业务——O2O、娱乐、健康医疗,企业信息服务等。因此,YunOS以及其背后的YunOS开放平台一直是阿里坚持的重点。
当然,事实上YunOS开放平台其实与腾讯的TOS+很类似,都是基于一套账号体系、一个云端服务和一个统一的ROM,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对于阿里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百度
尽管在手机ROM上百度近来并没有什么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毫无动作。在“百度世界2015”开放云论坛上,发布了自己的物联网平台:BaiduIoT,核心是:以“连接人与服务”为核心,通过技术让人从网络“感知真实世界”。
与BAT另外两家不同的是,技术出身的百度推出的BaiduIoT开放平台,更注重的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服务、安全等尖端领域,且与与ARM、MTK、科通芯城、TI、博通等进行了合作,而最近入股联想神奇工厂的动作,或许就是BaiduIoT前进的先兆之一。
尽管看似有所区别,但实质上,BAT做的都是同一件事,都在做开放接口与数据云服务,开放数据与生态、技术与接口,以云端大数据为核心的统一平台,从而延伸自身核心业务与能力的生态边界。
总结
因此,对于这三大互联网巨头而言,发力手机ROM的目的不在于抢夺趋于饱和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而是在智能硬件爆发前夜,凭借自身优势建立一个完整的智能硬件平台,并拉拢智能硬件的创业者入局,抢占物联网的底层入口。
百度有技术优势,腾讯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优质产品经验,阿里有广阔的营销渠道,尽管这些丰富的线上资源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对于大部分创业者而言,这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意味着他们会从中对比,并选择更好的方案,那么,如何吸引这些创业者,就成了BAT接下来的功课了。
BAT在手机移动领域历尽坎坷和纠结来源于零度电脑知识网。如果以上内容不能帮助到您,这里有更多和“BAT在手机移动领域历尽坎坷和纠结”相关的文章:www.needc.com
|